【香港經濟日報】[2019-11-26]建制汲區選教訓 中央難走溫和路綫?
【香港經濟日報】[2019-11-26]建制汲區選教訓 中央難走溫和路綫?

區議會選舉反對派海嘯式贏得議席,反對派主流有更大能力引導反政府運動轉入體制內,在未來多場選舉搶奪立法會及特首選舉主導權,街頭暴力可能因而受遏抑。
中央對港政策,在溫和與強硬的兩條路綫下,更無空間選擇溫和,而會顯得更強硬,將更充分利用一國兩制所賦予的權力,在港加強群眾戰、輿論戰以及情報戰的工作。
反對派大勝 街頭暴力或降溫?
反對派候選人在區議會選舉中,得票佔總數58%,建制派佔42%,由於是單議席單票的對決,大幅放大了反對派的勝果,讓反對派取得9成議席,建制派議席則由上屆近7成變得只剩1成。經過今次反對派大勝、建制派慘敗,市民最關注的問題是,街頭反政府的暴力活動將會如何?
在區議會選舉議題上,反對派主流派與街頭暴力抗爭派雖沒有割席,但存在着分歧。從泛民主流政黨、一些在背後支持反逃犯條例修訂的商界、關注香港形勢的外國政治力量的利益而言,街頭反政府暴力不應、亦不能長久持續下去:
其一,反對派主流為了保持自己政治權力,掌控未來局勢能力,不會讓暴力派成為運動主導;其二,街頭暴力的不斷升級,尤其導致平民死亡的個案出現,和理非淺黃市民對運動的支持度可能下降;其三,街頭暴力對本地以至在港外資的傷害已浮現,一些支持反修例的商界已變得搬石頭砸自己腳。
暴力派Vs主流派 後者想適時收割
因此,當街頭暴力派還期望迫中央出解放軍,攬炒中港,反對派主流派重視的是「適時收割」,獲取最大政治得益,以及部署未來搶奪更多政治權力,區議會選舉正是這類計劃的重要第一步。此所以過去近一個月反對派主流最重視的不是五大訴求,而是區議會選舉必須如期舉行。
反對派今次在區議會取得壓倒性勝利,令反對派主流派可以聲稱運動獲得重大成果,確保佔反政府最大多數的「和理非」支持者繼續支持,將反政府運動轉向建制內向政府奪權,一方面取回運動主導權,另一方面亦同時削弱無止境的街頭暴力行動:正正是反對派主流派對街頭暴力的猶豫,才令警方成功在理大圍捕激進示威者。現時街頭暴力的支持者,主要剩下激進反中分子及年輕人的熱情,暴力浪潮將可能因而退潮。
龐大政治利益 反對派眾焦3選舉
反對派雖然預計會在區議會大勝,但取得9成議席相信亦出乎他們的估計。由於在18個區議會中,反對派至少在17個區議會過半數,帶來龐大政治利益:
一是順理成章取得區議會主席,控制未來區議會議程,可任意表達反對政府政策、利用地方政策決定權刁難個別部門,並且可發表聯合聲明敦促政府聽從「民意」,製造反政府聲勢。
二是取得區議會的資助資源,傾斜反對派友好團體,過去建制派政黨利用區議會資源支持友好團體舉辦凝聚街坊活動,現在則輪到反對派可大搞蛇齋餅糭,建制派則面臨缺水、無力維繫街坊群眾的困局,這對未來立法會選舉以至下一屆區議會選舉都有深遠影響。
區議會的主導權固然是意外之喜,反對派部署中重視的卻是未來幾場選舉,包括2020年9月立法會選舉、2021年12月選舉委員會選舉、和2022年3月特首選舉。
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,反對派在70席只取得30席,若明年挾着選民反政府意識高漲,在立法會35席地區直選中,反對派的6成選票應可取得21席;另在功能團體中,超級直選的5席中可取其3,傳統功能組別的法律、醫學、衞生、教育、會計、社福、資訊科技、區議會的8席可屬必勝,如此已有32席。
立會選若過半 可動議重啟政改
此外,在功能組別的建測、工程、演藝、保險界都有攻克可能,若地方直選能有效配票,有機多取1至2席,反對派若因而搶得立會過半數的36席,就可主導議會。
就算只得35席,只要不爭立法會主席之位,主席又因中立而不會投票下,反對派在餘下69名議員中過半數,就可以阻撓政府撥款、成立特權調查委員會、通過各種動議要求政府做事、譴責政府和暗批中央等,甚至阻撓政府法案通過。可以預見,反對派在立法會若達半數,將通過動議要求重啟政改、即時實行雙普選等,繼而借助外國政府及傳媒的聲援,壓迫中央給予香港亦即反對派更多的政治權力。
尤有甚者,反對派的部署亦已密謀特首之戰。負責選舉特首的選舉委員會將於2021年底改選,反對派在現屆1,200名選委中有320席,在取得區議會9成議席後,亦篤定全取代表區議員的117個選委席位,再加上政治氣氛有利搶奪更多議席,反對派很大機會掌控近500席選委,這雖然仍未足以在2022年3月特首選將反對派人選推上寶座,但至少可扶持建制派中較接近反對派的人參選,扮演造王者。
反對派搶選委席位 圖扮造王者
面對反對派勢兇夾狼,特首林鄭月娥的困境必然加重。區議會選舉結果出爐,就即有傳言指中央震動,考慮是否更換林鄭。無論這消息是真是假,還是有心人的狙擊:如親中強硬派可能想借此趕走林鄭,又或有商界財團想換上友好當特首,中央也不會急於考慮更換特首,因為其首要是確定治港政策大方向。而大方向有兩個選擇,一是溫和路綫,向反對派主流派或可能是他們幕後支持者示好,商討用部分香港管治權換取他們合作,二是對香港採更強硬手段,維護香港穩定、中央對港管治權。
相信中央採溫和路綫的機率十分之低,皆因林鄭在2017年當上特首後,就採用綏靖政策,刻意與反對派的民主黨及教協友好,可惜換來的卻是在反修例運動中,由民主黨第一個高喊林鄭下台。
林鄭綏靖政策 換來「下台」呼聲
這種「友好反對派」政策更令傳統建制政黨不滿,因為現在林鄭一人犯錯、他們全個建制輸議席,勢令部分建制派政黨恨林鄭入骨,中央想跟反對派緩和關係,相信亦難說服建制派。
此外,今次香港反修例運動不少矛頭直指中央,中央亦深信背後有美國、台灣的外部勢力插手,這些都會危害國家安全,無論香港人信與不信,中央都不會拿國家前途、14億國民命運作賭注,必然寧信其有、從嚴對待,在香港打擊外部勢力。
如此,中央必然用盡可行手段,啟動《基本法》賦予中央的權力,包括更多地利用人大常委會釋法,維護中央及香港利益、排除反對派搶佔權力;香港再不履責為《基本法》23條立法,中央會將有關國家安全的全國法例頒布在港實施;運用對特首及主要官員的任命權,否決不合中央利益人選;向特首發出保障中央利益的指令等。反對派將高度自治詮釋為香港全面自治,中央就會講明《基本法》規定香港的自治。
料加強群眾戰輿論戰情報戰
除此,汲取今次風波的失誤,相信中央必會加強在港參與,至少包括收集情報、連繫群眾、強化文宣等。港府及中央在今次風波中,情報收集出現極大缺失,不單不知道本地反政府組織動向,更不知道外部勢力在港活動情況,正如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,相信中央會仿效港英政府,在港成立情報機構,此即在警察重設政治部。
另一是組織群眾,區議會選舉反映在港府只得兩成支持度下,仍是有4成選民願支持建制派,這是中央的基本盤,但不能再靠林鄭政府,而須中央出手。
另一中央要籌謀的是文宣,今次風波中,反對派無論在反修例的文宣,抑或散播各種不利警察、港府、中央的真假消息,都做到水銀瀉地、極盡煽情,尤其利用了社交平台的高度連結力和動員力。中央及港府的文宣渠道和手法,則恍似落後了幾個光年,香港政府要重整其宣傳系統,即新聞處和香港電台,中央更要在港建立其文宣系統,否則根本無力與反對派打輿論戰、心理戰。
一場區議會選舉,反對派狂數建制派9比1,或許有助緩解近月街頭暴力,但反對派與中央的權力爭奪戰,才剛踏入白熱化。

撰文 : 曾仲榮 資深評論員